马拉松赛事在最近10年有一个飞速发展。从1981年到2000年的30年间,我国只有7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代以来,马拉松赛事数量则逐年攀升。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从2014年的51场增长到2019年的1828场,5年时间数量增长超过30倍。无论是赛事数量、赛事规模,还是参赛人数,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一些热门的马拉松赛事,甚至因为报名人数高达数百万,而出现“抽签摇号”的情形。
作为消费社会景观之一种,健身在中国社会的兴起,其实也就这二十年的事情。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中产阶层的勃兴,健身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艾媒咨询报告显示,自2015年至2020年,中国健身俱乐部的市场价值在不断上升,2020年达到1230亿元。《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国内参与健身的人群由2019年的6812万人增长至7029万人,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 ,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那么,健身究竟是如何热起来的?人们通过自我身材的严格管理,寄托了什么,又试图改变些什么?
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
家国的身体与身体的解放
对身体的命名、争夺和管理,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身体,不仅是肉体与心灵的综合,也是一个丰富的能指;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涵义不同,目的不同。
漫长的传统社会并未滋生出对身体科学主义式的兴趣,人们对身体的认知“是一种心、气、神、志交通的象征体、隐喻体”。“从中国儒学对于身体的观点看,中国人对身体从来不是‘客观’观察的,因为中国人认为不存在一个纯粹的躯体现象,中国人把身体看作文化象征意义上的‘虚实体’(阴阳结合体)”。古人不在意沉重的肉身,对肉体的锻炼被视为“末学”,以至于近代西方体育传入时,还被嘲笑为“不入流”。同时,身体也不属于个人,家族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单元,是人伦与世道的起点,个体依附于家庭,当然也包括身体,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从“家的身体”变成“国的身体”,始于近代。彼时的有识之士认为,国家病了是因为国民病了,国人体质的羸弱是导致民族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俞祖华、怀培安执笔的《优生·强身·尚武:近代身体史视阈下的民族复兴思想》详细论述了近代身体观的变迁。19世纪末外文报刊所刊文章使用了“东方病夫”的说法,被《时务报》译成中文,让“东亚病夫”一词广为流传。康有为指出:“我中国民数四万万,比于欧洲十六国人数倍之,诚大地莫强之国也,然民庶愚弱,故国不能强”,“臣尝深思其故,盖有民而自弱之也”。梁启超则在1903年发表的《新民说·论尚武》中指出:“合四万万人,而不能得一完备之体格,呜呼!其人皆为病夫,其国安得不为病国也”,“我以病夫闻于世界,手足瘫痪,已尽失防护之机能,东西诸国,莫不磨刀霍霍,内向而鱼肉我矣”。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指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身体的疾病叙事,也由此成为了“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孤独者》《药》都提到了肺结核,郁达夫的大部分小说涉及到常见性疾病,疾病俨然作为国民性孱弱的隐喻而存在。
《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黄金麟,三辉图书丨新星出版社2006年8月版
从晚清到“五四”,知识分子纷纷思考如何通过“优生”“强种”“人种改良”以改变民族“劣败”的命运。身体成为国家的工具,是国家的目标,同时也是国家的结果,对身体的改造成为焦点议题。台湾学者黄金麟的《历史、身体、国家》一书,记录了20世纪初叶长达三十年的国民身体改造运动,其分为三个阶段:1902年至1919年的军国民运动;梁启超的《新民说》(1902-1905)中提倡的“新民”身体改造运动;1915年新文化运动所强调的公民教育,以及后来的“新生活运动”对公民身体的形塑。虽然它们的号召各不相同,实际上却殊途同归,都是以国家富强为目的身体“军事化”过程,以期通过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来重振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身体是政治化的身体,是可决定国族命运的身体。
身体的政治化通过大众体育落实
1949年后,这种政治化身体的思路仍然保留,其突出的关键词仍是“改造”。通过对身体和思想的改造,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身体是政治工具,也是阶层编码。广大的工农阶层,因为出身的“清白”而具备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他们成为国家的主人、进入政治的中心,并通过爱国卫生运动与大众体育方针的推广和落实,获得身体的清洁和健康,以更好地投入到新政权的现代化建设中。与之相对,知识分子阶层因为出身问题需要思想的“改造”,而思想的“改造”是通过身体的“改造”来体现和实现的:一轮又一轮的自我检讨和自我改造运动,始终与劳动紧密相连。
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也要通过体力劳动完成
进入80年代之后,随着政治、经济的改革和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普及,身体开始朝向个体化、科学化迈进。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比如曾经一场“气功热”就席卷了整个中国,一时间各路大师被顶礼膜拜、相关出版物汗牛充栋、公共场所处处可见闭目冥想的修炼者。融合了中医、阴阳、佛教、道教、武术等理论或修行技巧的气功,带有神秘主义和类宗教性质,恰如学者成庆指出,重新审视当年的气功热,需要从“养生”与“信仰”两个层面去观察。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逐渐恢复正常,公众开始对健康以及寿命越加重视,这种‘世俗性’的幸福认知,使得养生成为非常流行的时尚”。这时,对身体的认知多少从集体主义挣脱,带有个人利己的诉求;另一方面,“文革结束后,政治意识形态上的松动,使得‘政治信仰’主宰社会生活的局面有所改变……个人生命信仰的‘真空’因为政治激情的退潮而突然展现出来,大家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健康’、‘医疗’等与生命紧密相关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