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米科技(VIOT.US)$发布2018年财报之前,富途资讯就在前瞻中提到,公司正处于「小米生态链」下的挣扎之中,而在意识到不能过于依赖小米后公司也逐渐开始走上开发自主品牌的道路。
瞄股网3月21日:A 股市场“围城”效应明显 二线
今日可申购新股:三美股份。 今日可申购可转债:岱勒转债。 今日可转债上市:无。 ...
而17.88%的涨幅,创历史新高的收盘价,则成为了市场对云米科技2018年度财报最好的注解,也是投资者对云米选择「去小米化」之路最好的肯定。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背靠大树「难」乘凉
先看看云米科技在这份财报(附链接)中给出了什么样的答卷。
财报显示,云米科技2018年第四季度营收人民币9.557亿元,同比增142.6%,毛利为人民币2.584亿元,同比增102.2%,毛利率27%,净利润人民币5490万元,上年同期人民币4700万元: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2018年全年,公司营收人民币25.612亿元,同比增193.3%,毛利为人民币7.178亿元,同比增160.8%,毛利率28%,净利润人民币6540万元,同比下降29.8%,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82亿元,同比增83.7%: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给出这样一份答卷,对于正走在转型之路的云米科技来说,已经算得上优秀,毕竟但在投资界和资本的眼中,云米科技依然是小米集团的附属品,而为了摆脱「小米生态链」这个「甜蜜的枷锁」,开发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这一点,从财报数据也可以轻易反映出来:研发投入翻倍、销售费用同比增长将近300%,导致公司总的营业成本在一年内增加近4.7亿元人民币,并进一步使得云米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图片来源:公司财报
当然,这只能说是转型之路必经的坎坷,而云米通过加速品牌和渠道建设,也确实地降低了对小米的依赖。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的收入构成中,来自相关方(即小米)的收入占比,已经由上一年的84.68%大幅降低至51.22%,而在2018年四季度,云米自主品牌通过第三方渠道销售带来的收入,则首次超过了相关方收入:
图片来源:公司财报
另一方面,云米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目前的线下体验店数量已经达到约1500家,而2017年末数量才为400家,以接近四倍的速度扩张。公司定下的下一阶段目标是在2019年短期内达到2000家以上的体验店数量,而另一家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科技去年4月才刚在北京开了第一家线下体验店。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再回看刚刚发家时的云米科技,依靠的仅仅是小米品牌的净水器及相关配件的销售,2016年有89.7%的收入来自于小米产品,剩下10.3%的自有品牌也有6.2%通过小米渠道销售。从超过九成五的收入依靠小米,到现在自主品牌自主销售比例过半,云米科技在困难重重的「去小米化」道路上大步迈进。
相比之下,另一家同在美股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HMI.US)$就稍显逊色了。公司上周刚刚发布的年报显示,尽管来自自有品牌Amazfit的收入增长178%,但全年自有品牌占比仅从27%增长至33%,低于二季度的42%,其主要营收仍来自于生产小米手环。
另一方面,尽管华米科技曾对外宣布芯片已研发三年,并且早在2018年9月就宣布产品流片成功,但公司寄予厚望的在芯片上的投入尚未变现。因此尽管华米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颇高,但资本市场并未对这份上市后首个年报给出积极的回馈: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两大美股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这一涨一跌,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在小米生态市场号召力日渐下跌的今天,「做啃米族」并非小米生态链企业的长久之计,背靠大树「难」乘凉,发挥创新力开发自主品牌以增加行业竞争力才是正确的道路。
小家电的大革命
上周三(3月13日),云米科技赶在AWE开幕前夜于上海召开了新品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近60款智能家电产品,其中售价高达30万的云米AI油烟机AirBot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据悉,AirBot包含7大创新,262项专利,灵感来源于从航天发动机空气学,基于流体力学及涡轮分离技术,研发出了空旋离心装置,实现 23m/min超大吸力,解决了油烟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遇到油污堆积吸力下降的用户痛点。
尽管30万的定价注定了这台油烟机只能成为一个概念,但在云米上季度刚刚面临同比盈转亏之后,本季度迅速实现扭亏为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司的现实危机,也让云米有了拿出概念向自有产品的底气。
而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虽然智能家电的概念从认知到发展目前已经超过20年,这一概念也曾几度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但据iResearch统计,2017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的渗透率仍仅 36%,尚存较大提升空间;2020年我国智能家电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