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手机 > 安卓 >

吴春波:30分钟讲透华为人力资源管理30年

导读:

吴春波:30分钟讲透华为人力资源管理30年

吴春波:30分钟讲透华为人力资源管理30年

  田涛、彭剑锋、牛文文联袂推荐福利:留言点评有机会获赠《华为没有秘密2》吴春波/著

  参与办法:《华为没有秘密2:华为如何用常识塑造伟大》(最新出版)作者吴春波系华为资深管理顾问,亲历华为成长近20年,精选30余万字研究成果精华,解读华为经营哲学与成长逻辑。华为没有秘密,任正非没有密码。企业成长不需要秘密,要的是探索、敬畏、遵从和坚守常识。欢迎在本条推文下进行留言点评(观点争鸣、读后感皆可),当日留言点赞数前十名(评选截至时间为12月28日晚23点)即可获赠吴春波老师亲笔签名书一册,洞察君会在留言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评论留言我们根据质量精选显示(显示的留言不代表已经获赠,你的留言被点赞排名前十的才能获得)。

  因为时间关系,30分钟要我讲一个公司的30年,其实是很难的,刚才听了文教授的《美国企业薪酬管理120年与中国企业薪酬演变40年的对比研究》,感觉有点欣慰,心理压力小了一点。

  “在坚持中优化,在继承中发展”,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其实我引用了《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里的两句话。《纲要2.0》实际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总结过去,第二部分展望未来,它其实也反映了华为在管理上最基本的价值观:没有什么改革,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变革,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在静水深流中走过30年的,在坚持中优化,在继承中发展。

  希望在座学人力资源的一定要看看《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如果你没看,是很大的一个遗憾,因为它把一个公司30年人力资源管理讲明白了,真的应该看一看。(欢迎索取《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添加华夏基石e洞察公众号主编宋老师微信号617989295,添加时备注“纲要2.0”,通过后发个人工作名片申请即可赠送)

  从华为的角度讲,1987年9月15日正式注册,从一无所有经过了三分天下,从一个积极的跟随者到行业领先者,走到今天进入无人区。应该讲每一个公司的发展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艰难的发展过程中,每个公司会都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都会遇到很多的风险。在这里我想用两组数据反映华为的成就。

  第一组数据:

  ◎ 2017年华为在福布斯全球价值100强排名第88位,2018年排名79位。

  ◎ 在Interbrand 2018年全球最佳品牌榜单的Top 100中,位列第68位,与去年相比,又上升2位,品牌价值提高14%,达到76亿美元。

  这是华为连续5年上榜全球前100的最佳品牌,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唯一一个能够上榜的企业,中国只有华为一家,而且华为还在不断地往前跑。当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针对过去我们可以喊“厉害了,我的企业”,但是针对标杆,针对未来,我们真的喊不出来,伟大不是自我宣传的结果,至于市值、估值等那些其他的东西都是虚无缥渺的。中国企业太需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可能华为还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它作为中国企业的品牌在国际竞争市场上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力量,这一点应该值得肯定和认同。

  第二个数据,这是财富500强,中国很多家企业都进入这个榜,但是在这个榜中,中国企业成长最快的是华为。它从2010年的第397位,用7年时间爬了300多位,今年是第72位,这也是在证明中国企业的力量,同时也在证明中国人的力量,证明中国管理的力量。

  华为取得今天的成绩,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外界也存在诸多误读。《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对此的结论是:“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司商业成功与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注意,没有之一,就这么一个驱动要素,驱动华为30年发展的关键的驱动要素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这是华为回过头来看自己3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出的一句话。

  在纲要2.0上还有一句话,这对我们人力资源教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甚至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提出了一个新的关注点,就是让组织始终充满活力。当然技术很重要,模块很重要,方法也很重要,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是保持这个组织的活力,如果这个组织失去了活力,那么这个组织也走不远。

  下面,我分阶段对华为人力资源管理30年的演变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野蛮生长阶段:在试错中探索

  刚才讲了,华为1987年成立,从1987到1996年,华为像许许多多中国民营企业一样,走过了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野蛮生长,它的文化是野蛮的,管理是野蛮的,营销是野蛮的,人也是野蛮的,说句不好听的,企业家也是野蛮的,因为在这种一无所有的状态下,不可能规范。在这一阶段,华为没有什么规范的愿景与使命,这一阶段是华为的生存期,也是华为文化的孕育期,企业文化处在自发的形成过程中。在企业愿景方面,华为这一时期以竞争型或行为典范型的愿景为特点。

  1992年华为提出“超越四通”,当年中国高科(600730,股吧)技的两个典范叫“南巨人北四通”,1994年华为提出“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份。”10年后这一目标没有实现,因为2004年华为没有能三分天下,华为是到2008年才三分天下了,也就是用了14年真正实现了三分天下,这就是愿景的力量,这就是梦的力量。

  我一直认为华为是一个被梦想驱动的公司,人是需要一点梦想。那么在这一段我们看华为的使命,使命也是借用的,“产业报国、科教兴国”,当年的企业都喊这样的口号,联想喊的是,海尔喊的是,长虹喊的是,华为喊的也是这个,我觉得这个口号充满了积极的力量。产业报国、科教兴国,这是要把自己企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尽管从愿景、使命的角度讲它不规范,但是他们是一腔热血,这就是那个年代创业的人的家国情怀。

  至于其他的价值主张,也没有成形的,都是一些口号式的,但是这个口号挺有意思的,很多口号一直传承到现在:“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是太阳总会升起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烧不死的鸟是凤凰”,这几个口号华为喊了30年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词句上去规范,按着愿景、使命固定的格式来做,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普遍特征。

  在这一段华为做了什么?我们看它在管理体系上就是在试错中探索,没有什么系统的东西,是典型的邓小平理论,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华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并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惊讶的一些伟大的创举、伟大的举措,或是做了一些里程碑式的、划时代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而且华为所做的没有什么体系,大致就做了这么点东西,连个系统的人力资源体系都没有,仅仅是一些制度模块。

  理性成长时期:用《基本法》构建系统价值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