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手机 > 安卓 >

【经济周刊·财经圈】科创板,愿你不负“掐表”期待

导读:

  科创板要来了!新年伊始,围绕着上交所科创板制度将如何设计,证监会、交易所、专家学者密集发声,

  科创板要来了!新年伊始,围绕着上交所科创板制度将如何设计,证监会、交易所、专家学者密集发声,让投资者清晰感受到了这一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新事物的强烈“胎动”。同时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被市场期许为真正的“中国版纳斯达克”。然而,要让这一有别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独立板块,如同纳斯达克助推美国科技水平全球领先那样,能够成为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加速器”,并带领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新时代,任重而道远。

  除了试点注册制,考验科创板的另一重要难关,是市场的制度设计。企业上市标准、投资者门槛、中介机构责任、退出机制安排等,所有这些制度究竟该怎样设计,关乎着设立这个市场的初衷最终能否圆满实现。

  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认为,科创板市场设计的要点有三:上市标准设计更具包容性,对科创企业的现金流、收入、利润、研发投入以及上市后预计市值等上市条件的设计,将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经营风险、股权结构、财务特征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中介机构的保荐责任更大,不是只把企业推上市就可以了,而要在企业发展、上市、上市后持续经营中保证其定价的有效性;在中国特殊的国情条件下,还要设立投资者门槛,其中,投资年限、账户资产规模将成为衡量其风险承受能力的标尺。

  对于哪类企业登陆科创板,市场并无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上市的标准。

  9年前深交所推出创业板、6年前推出新三板,市场都曾称之为“中国版纳斯达克”。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些年的实际运作,以创业板为例,并没有跳出盈利的传统思维。比如,规定企业连续两年盈利、或者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想想微软1987年登陆纳斯达克时,资本仅100万美元。

  设立较高的上市门槛,意在阻挡风险,但也同时将更多有发展潜力的科创企业挡在了门外。无论是早年赴境外上市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还是近年来上市的京东、小米、美团、蔚来、拼多多,抑或是正在寻求上市的蚂蚁金服等众多全球关注度较高的企业,无一能够满足现行的创业板上市要求。

  因为有如此的门槛,中国的资本市场痛失一批优质企业,股民难以分享优质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预期中的科创板,上市标准需比A股更加多元化,或不再硬性要求发行人盈利。毕竟,这有利于科技含量高、研发投入大但短期内不盈利的科技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如施东辉所言,企业可将交易所设定的现金流等上市条件进行组合,“总有一款适合你”。

  “估计春节前后公布科创板实施细则”“今年上半年可能推出”,眼下,市场已在为科创板的“呱呱坠地”“掐表”。作为中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顶层设计,肩负着扶持科技创新企业、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短板重任的科创板,值得人们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