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手机 > 安卓 >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的“不赦之罪”

导读: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的“不赦之罪”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的“不赦之罪”

1月15日,“DNA之父”詹姆斯·沃森上了热搜。沃森是诺贝尔奖得主,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却因为发表关于“种族智力论”和“基因差异论”被认为是种族歧视而遭到强烈抵制。近日,他曾经领导和工作过的冷泉港实验室谴责其言论是在“滥用科学为偏见背书”,宣布剥夺其荣誉头衔而引发热议。实际上,这并不是沃森第一次发表类似的言论。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世上芸芸众生,有人擅长运动、有人擅长艺术、有人敏于行也有人乐于思。不同的族群、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基因、不同的体型、性别、相貌、习性。正视和承认群体之间,以及群体里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是人们应该有的态度。

但是,这种差异不应该成为种族歧视的借口,基因科学更不应该成为佐证歧视的依据。换一句话说,世界的美好正是因为它的丰富多彩,而这多彩也是源于人人都有独特之处,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同人的所长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国语》有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说的就是各种不同的元素,在不同的前提下相互协调、融合,最终都能得到发展,生生不息;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时代在变,道理不变。

自基因科学诞生以来,不少人喜欢把基因分成三六九等。但实际上,有些基因并无优劣之别,所谓好坏不过是人类对它们的评判。这些评判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会随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认识水平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有明显的局限性。

此次沃森的言论在西方社会引发的强烈反应与西方文化体系是密切相关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西方文化一方面孕育了现代科学,另一方面也滋生了反科学的思潮,这是一个悖论。这股思潮在西方以文化、宗教等多种形式存在。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正确”与“政治正确”之间产生的分歧引爆各方的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沃森事件让我们从更多维度、更多层次来认识和思考西方文化体系,也让我们看到科学从来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科学在很多情形下并不是人类道德评判的最高标准,它只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行为过程,是人类对真理和真相的追求过程。在这一事件中,詹姆斯·沃森到底犯下了什么“不赦之罪”,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