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牵手美图的决定在近日也引起了广泛关注。11月19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小米宣布与美图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美图公司将旗下手机业务的品牌、影像技术和域名独家授权给小米,合作期间美图手机的硬件、系统研发、生产、时长推广与销售将由小米负责,而美图则负责提供影像技术和美颜算法。
除了在产品和推广上各取所需,两个品牌在用户群体上的互补性也是促成本次联姻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将结合极光大数据(NASDAQ:JG)的统计结果,来看看小米和美图在用户群体的互补性上究竟有多契合。
根据极光大数据的《2018年Q3智能手机行业季度数据研究报告》,小米手机在国内的品牌保有率排在第五位,仅次于华为、苹果、OPPO和vivo。更新至今年10月份的用户性别分布数据显示,小米用户中男性占比达到70.5%,而女性占比则为29.5%。与之相比,美图手机的女性用户占比则高达96.5%。
作为一个用户基数庞大,在性别分布上却明显向男性倾斜的手机品牌,对女性用户市场发起攻坚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而美图手机的品牌形象和影像技术,恰好可以为小米打造女性手机提供支持。
与全体用户相比,小米手机的女性用户群体要显得更加年轻化,25岁及以下的比例为37.8%,比全体用户高出9.1%。和小米女性用户相比,美图手机的用户年轻化特征要更为突出,25岁及以下的用户占比为81.1%,35岁及以下的用户占比甚至达到99.4%。
综合两个品牌的用户性别和年龄对比结果看来,小米此番牵手美图的用意更多在于年轻女性用户的获取上。考虑到小米和美图在第一阶段采取毛利分成的合作模式,且美图手机此前的售价基本处于3,000元以上,双方的合作也存在向中高端机型倾斜的可能性。
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截至今年10月份,小米女性用户中有51.7%在设备上安装有至少1款拍摄美化应用。且在该用户群体中,美图秀秀的渗透率达到23.4%,在同类别应用中排名第一,美颜相机的渗透率也达到10.7%。
由此可见,对于超过一半的小米女性用户而言,拍摄美化应用已经成为手机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且在小米女性用户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原本就是美图旗下产品用户,与美图合作推出手机有望提升小米女性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站在美图的角度,将手机的生产、研发、推广和销售这些涉及成本和规模效应的环节交到小米手上,将资源集中在自身擅长的摄像技术和算法上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美图CFO颜劲良表示与小米的合作可以使美图变得更轻,有助于巩固其“技术互联网公司”的定位。
与此同时,与小米合作推出的美图手机将会预装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等应用。倘若美图手机的销售规模在合作后能够大幅提升,美图旗下拳头产品的活跃用户数也会随着手机的畅销而显著增加。
小米越跑越慢与格力落差182亿
董明珠与雷军的10亿do约到期之日临近,一个是传统制造业强者,一个是以“互联网+”争夺用户的新型制造业领军企业,二者火星撞地球,看点颇多。
据小米11月19日晚公布的三季报,小米前三季营收1305亿元,仍较格力1487亿元的营收落后182亿。
这5年的竞赛对正在“多元化”的格力和刚刚上市储备了粮草的小米来说,还只是开始。如果董明珠能够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二者在未来几年或许能上演更精彩的对决。
01
小米“越跑越慢”
空调发家的格力和手机起家的小米,就像是关公和秦琼,原本存在于不同的维度。
然而,在2013年12月12日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礼上,雷军对于“小米模式”战胜“格力模式”的自信,点燃了董明珠的斗志,“do资”也被她提高到了10亿元。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要do就do个大的,铁娘子董明珠的斗志从来旺盛。
2013年底的董明珠确实有着斗的底气。
自2012年5月接任朱江洪成为格力电器董事长之后,格力电器正式进入董明珠时代。彼时,董明珠正准备大展拳脚。
2012年格力电器营收993亿元,逼近千亿。董明珠更是借此提出了5年再造一个格力的目标,这就意味着格力在此后的5年中,平均每年增加营收200亿。
在董明珠2000亿的目标鞭策下,2013年格力电器实现1186亿元营收。反观小米,2013年营收只有区区266亿元,距离格力尚有920亿元的差距。
差距近千亿,雷军有勇气挑战,董明珠自然有底气迎战。
自此之后,二者各自施展大法,将各自的营收步步推高,小米终于在2018年逼近格力,并大有赶超之势。
据小米11月19日公布的三季报,小米当季营收达508亿元,加上上半年797亿元的营收,小米前三季营收达1305亿元。
较早之前,格力已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营收1487亿元。也就是说,小米仍落后格力18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半年报时,格力营收910亿元,小米营收797亿元,小米距离格力只有113亿元的差距。
一个季度下来,小米与格力的差距又拉大了69亿元。
此前曾有媒体预测,鉴于小米上半年75%的营收增速要远远高于格力31%的速度,格力很可能会在年底被小米反超。
在越跑越慢的情况下,小米要想在三个月内反超格力182亿,难度颇大。
02
硬格力VS软小米
越跑越慢的小米,在利润方面离格力尚有差距。
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格力归母净利润为128亿,而小米净利润76亿,与格力尚有50多亿的差距。
正是这50多亿的利润差距,彰显了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硬功夫,也暴露了小米“价格厚道”下技术积累、盈利薄弱的软肋。
格力的硬功夫并非一朝练成,而是经过二十多年点滴积累的结果。
2012年董明珠接任董事长后,加速格力研发投入,研发技术更是向着家电之外的领域扩展。
据格力电器2018年半年报,格力研究院已扩展至12个,此外还有74个研究所,929个先进实验室,研发方向并不局限于制冷、机电这些传统家电行业,还扩展至通信、物联网、智能装备等领域。
正是格力电器过硬的技术实力,使得格力空调建立起了“护城河”。
据日本经济新闻汇总发布的“2017年全球主要商品与服务市场份额调查”数据,在家用空调领域,格力电器以21.90%的占有率位列第一。
市场份额优势下,格力空调业务的毛利率在2018年达34%,高于行业第二名美的30%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