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干倒了市值刚过万亿的苹果。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日前发布的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华为以5420万台的出货量、15.8%的市场份额超过了苹果,排在三星之后,位居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的第二位。
很正常,一点也不吃惊。”杭州市电信营业厅某负责人向锌财经吐露了她的看法。
走进位于杭州余杭区通运街的这家营业厅,墙壁上悬挂着的大幅led广告牌,展示柜里覆盖面近80%的样品机,华为几乎用完胜碾压的姿态宣告着:这里是它的主场。
苹果呢?没有展示机,仓库里甚至不预留库存,要买只能提前预约调货。
如今在营业厅的受冷,与曾经举着信仰灯的疯狂抢购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显得有些讽刺。
“14年,iPhone6刚上市的时候一机难求,最夸张的时候要加价1200块才能买到。”
负责人说完后翻出18年第二季度的销量表,华为104台,而苹果,仅1台。
营业厅并不是苹果和华为争锋的主战场,但这一次华为的胜利,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1
任正非的华为
1987年,任正非下海。那一年,他43岁,比同时期的王石还年长7岁。
但他是被迫的。
那个年代讲究“根正苗红”,但任正非却是“根不正,苗不红”。他的父亲曾在KMT兵工厂做过工。上个世纪60年代的风气之下,没少被拉出来批斗。父母亲也因此丢了饭碗,他的弟妹们也甚至丧失了念书的权利。
好在身为家中长子的任正非,还是完成了大学学业,并被分配到了部队。但上天的眷顾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受到家庭成分的影响,就算任正非再怎么努力,都与“进步”无缘。
青年时代的任正非
当时的任正非,担心的是自己的饭碗。他用疯狂的工作来自己的焦虑:牵头了几项重大发明、自学三门外语。在那个年代,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70年代末,阴霾散去。时年34岁的任正非由于做过几次重大发明,成为了当时参加全国科学大学最年轻的技术人才代表,并受到了首长的接见和握手。
“好好干!”首长一句话,让任正非红袍加身。被授予军衔,与首长的合影被挂在了家里的正中央。当时的任正非,也已经做好了起飞的姿态。
但他不知道,国家已经把重心转移到了经济上。80年代,大裁军。
任正非也在列,注定了无法在体制内飞黄腾达。
于是,他来到了改革开放的深圳。在这里,所有的荣耀均已成过往。能否保住饭碗的焦虑感再次袭来,就像20年前一样,但不同的是,任正非已经40岁了。
这一次,上天根本没有丝毫的眷顾。
在部队近20年的任正非,只懂研究,不懂生意。在被骗了200万之后,任正非被辞退。在欲望的都市里,任正非也在放纵之后失去了发妻。
43岁,失业,离婚。“乜都无”,用这句广东话来形容当时的任正非正合适不过。
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上天又再一次垂怜了任正非呢?仅仅两年,任正非又翻身了。
不得已之下,他拉着几个人凑了2.1万元开了一家叫做“华为”的设备公司。对,当时的规模,根本无法叫做“开创”,公司选址也在“城中村”。
但,这就是任正非的华为。
刚刚改革开放的深圳,遍地是黄金。头脑灵活的任正非发现靠倒卖设备就能赚大钱,这个中间商的钱赚的过瘾。
但是,任正非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倒卖设备的“小代理商”,仅一年之后,他就必须决定华为的轨迹。
有人劝他去做房地产,毕竟当时的王石已经在房地产板块向他招手。
当然,任正非并没有走这条路,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华为了。自主研发通讯设备,任正非选择了这个他根本不懂的行业。
不过,不懂不要紧,那就高薪聘请大学生来做研究。
任正非给钱,大学生加班,这是当时华为最好的写照。
任正非慷慨,只要大学生肯干,就给钱、给股份,一定超过深圳房价上涨的速度。
给钱,玩命。当时任正非的团队就像一群狼,为了食物,行动高调一致,而任正非,就是“狼王”。
狼性的华为,也是任正非的华为。
2
华为的任正非
顺风顺水的华为在90年代中期,由于任正非的失误,兵败如山倒。
当时的国内,小灵通盛行,中兴当时果断选择重压,几年之内就赚了过百亿。但任正非却断定这只是一个日本过时的技术,蹦跶不了几天,依然把宝押在更先进的2.5G和3G技术。
任正非对技术的追求,终究败给了市场的实际需求。
进军国际市场的临时性战略,也因为没有任何准备,丝毫没起到实质性作用:根本没有人知道华为是谁!2000年,华为的营销收入应声下跌39%。
伴随着癌症和抑郁症的折磨,任正非在焦虑之中写下了《华为的冬天》。文中,大半的篇幅放在了“管理”和“规范”两个词上。
进入新世纪,华为所聚集起来的规模已经超过万人。聚焦在万人的目光之下,没有人会觉得好受,任正非也是。
任正非曾在回忆里这样描述当时自己的状态:
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但任正非依然是“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