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米成功把手机卖得更贵,但它的经营利润下滑近四成)
小米公布上市后第二份财报。
各种数字都在上涨,今年6-9月,小米获得营收508.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上涨49.1%;经调整利润29亿元增长17.3%。
主要业务智能手机收入3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1%;这三个月小米卖出了3330万部手机,比去年多出20.4%。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增长乏力,IDC 今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全球市场出货量下滑6%,前五大厂商小米和华为保持20% 以上的增长。
增长主要来自海外市场,小米在中国大陆市场之外的收入比去年翻倍,现在占据总收入的43.9%。在印度小米依然有最高的份额,在西欧的出货量也增长了386%,这也是因为当地原本的基数就小,今年第二季度这个数字还一度到达1200%。
另一方面小米的手机越卖越贵了,平均价格涨到1052元,作为对比上个季度是818元,2017年第三季度931元。
每年第三季度是新手机上市,用户更换新机的高峰时期,起售价格2699元的小米8是这段时间的销售主力,财报中说价格超过2000元的“高端手机”占比超过31%。
贡献增长的还有互联网服务,涨幅85.5%,这部分收入依然很小,在总收入中占比9.25%。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中包含广告、游戏、金融服务等业务,其中7成来自广告,这一季增长超过100% 高于整体增速,也就是说广告外的互联网服务业务是在下滑。
手机之外的硬件产品,也就是小米之家中的手机配件、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和生活用品翻了一番,收入规模是互联网服务的两倍。不过这部分收入相比上个季度出现疲软,增速放缓,在全部营收中的占比也从23% 下滑到21.3%。
小米依然是一家手机公司,手机带来的收入在总收入中达到68.8%,甚至稍高于上个季度的67.4%。
小米面临的问题是,海外市场份额的增加但这并未给小米带来更多的互联网服务用户。在海外 Google Play 是主要的 Android 应用分发渠道,再加上受制于印度等南亚和东南亚用户的消费能力,小米手机在海外互联网业务的话语权为零,互联网收入还要依靠国内的存量市场。
各种增长的数字中,小米的经营利润下滑38.4%,主要因为各种成本的增加。其中研发支出几乎翻倍,从去年同期的8亿元增长到15.34亿元。
小米10月份发布的小米 Mix3用了滑盖的设计,在摄像头上也精进技术,发布会上雷军拿出相机机构 DXOMark 的测评结果(这家评分机构公允性的争议由来已久),榜单上小米 MIX3同三星 Galaxy Note 9和华为 P20并列第三,前面是 iPhone XS Max 和华为 P20 Pro。
另外汇率变动、投资收益也对成本造成影响,其中投资亏损增加176.3%,小米是爱奇艺第二大股东,爱奇艺当季的亏损也根据小米持股比例反应到小米的账上,这部分损失有1.844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小米库存的增加。小米本季度存货资金从去年163.4亿攀升至265.4亿元。这部分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备件等等,其中“成品”也就是积压在小米仓库中已经组装完毕的小米手机和其他产品,所占用的资金从去年同期84.6亿元激增到128.4亿元。
这些是还未卖出产品的总价值,这部分越多,就越占用小米的现金流。
另一方面,小米的营业周期天数在增加。通常企业生产、销售、发货、收款这么一套流程走完被视作一个营业周期,小米今年三季度平均花65.24天完成一次。之前半年报里则是63.4天、2017年年报是56.61天。在这些流程中,小米存货周转天数增加到了50.8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增加到14.45天,它对渠道的控制力正在变弱。
财报发布前小米股价小幅上涨,截止19日收盘小米股价报收13.6港元涨幅5.1%,依然低于发行价。
题图来自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