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手机 > 安卓 >

解禁之际 如何看待小米集团的下跌?

导读:

K图 01810_21

  1月2日美股盘后,库克透露苹果中国区的销量下跌,高盛立马将苹果目标价由182美元降至140美元,当天苹果大跌10%。

  正当大家认为苹果增速下滑,反应的是中国本土品牌商的竞争力兴起时。1月8日,小米集团大跌7.5%。

  原因一是摩根大通及麦格理分别对小米发表最新报告,前者大削小米目标价,由18元调至10.5元,投资评级亦由“增持”下调至“中性”,而后者则维持目标价17元及“跑赢大市”评级。

  原因二是小米的6个月的解禁期到来,市场有避险的情绪。

  不过有意思的是,小米产业链股票反倒是涨多跌少。尤其是最近小米入股的TCL集团,也是收涨6.77%,走出了一个相反的行情。

  小米动作频频

  小米最有两个市场动作:

  1月3日,小米宣布旗下红米品牌将独立运营。1月4日小米入股TCL集团,持股0.48%股份比例,共计6516.88万股,耗资1.7亿。

  先说红米,2018年上半年,小米共发布5款红米手机新品和4款小米手机新品,而到了下半年,小米手机新品数量为5款,而红米手机新品数量则是0。所以大家对于红米分拆运营这件事早有预期。

  分拆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品牌隔离,二是渠道因素。因为红米属于低端定位,本身利润率已经很低。如果走线下渠道,还要保持线上线下的价格一致,渠道成本是难以被覆盖的。如果线上线下价格相差太多,又会引起渠道价格混乱,对于品牌不利。

  这次分拆之后,红米Redmi主攻电商市场,削减部分渠道成本,和荣耀系列还有其他低端机型正面竞争,而小米专注中高端和新零售,毕竟提高毛利的财务要求也是一直在的。

  第二是小米入股TCL集团。不关注TCL的投资人可能会认为小米在寻求和竞争对手的合作机会。但实际上这次入股背景是TCL集团正在进行资产剥离重组,TCL将剥离传统的电视和手机等业务,留下的核心资产华星光电,是国内第二大的面板商。

  所以从小米的自身利益考虑,此次入股TCL集团一是联手TCL控股加强大家电领域布局,二是为了寻求和上游产业链的合作。

  考虑到小米最重要的手机业务屏幕占总成本10-20%;小米快速发展的电视业务,屏幕成本更是能达到60%-80%左右,而且产品定位越高端,屏幕成本所占比例越高。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

  缺乏对产业链上游的掌控力是一直小米做高端机的竞争劣势。只有面对同样缺乏产业链掌握力的竞争对手,小米才会具有优势,否则无法逾越产业链壁垒。例如,三星是半导体产业链一体化的龙头,最先进的核心配件供应原则是三星第一,苹果第二,其他品牌靠后,这导致其他品牌在核心配件(例如OLED屏)的升级方面是相对落后的。

  华星光电的武汉T4项目,即第6代柔性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预计2019年二季度投产,2020年一季度量产。满产后年产出近116万㎡AMOLED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可满足全AMOLED智能手机屏5%的总需求。

  所以小米在TCL集团重组的风口浪尖上对李东升表示支持,如果因此能提前锁定华星光电的产能,这次的股权投入绝对是相当划算的一笔投资,对于双方都算是利好。

  观点分析

  按摩根大通的测算,2018Q4内地手机需求显着恶化,同时预计2019年情况将会持续困难。摩通预期,小米2019年国内手机销售按年将跌12%,同时也会有毛利有下行风险,所以大幅调低了小米目标价18元至10.5元。

  此番预测并非没有道理。根据IDC数据,2018Q3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10.2%,小米在四大品牌商出货量中出货量增速最低。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下降的更多,2018Q3同比下滑-15.8%。

(资料来源:IDC)

  同时2018Q4国内的手机出货量1.1亿台,同比下降11.7%,看来Q4的数据又不好过。

  毕竟中国手机市场存量早已到天花板,换机周期不断拉长,必然结果只能是出货量逐渐下跌,这是所有手机产商需要面对的现实。

  这次2018Q4的国内市场手机销量继续下滑,小米Q4的出货量可能多少会有些损失,而国内的手机出货量是业绩的保证,这是小米的商业模式决定的:手机、IoT业务负责贡献营收和用户,互联网服务负责贡献毛利。

  所以国内业务手机只能靠提价策略,同时依靠小米MIUI月活和用户平均收入ARPU来涨业绩了,这块压力肯定是很大的。

  不过有两个因素可能会对冲下国内手机业绩的影响,一是小米IOT的产品快速增长,二是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首先看下小米产品线的毛利情况,最高的互联网服务毛利率为62.3%,而IOT和生活用品毛利为12.7%,智能手机毛利率只有5.1%。对小米来说,IOT的整体毛利率是高于手机硬件的。

  Q3小米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8%,已达手机的1/3的营收。该业务2018前三个季度总收入达289亿元人民币,已超去年全年的IoT及生活消费品总收入234.5亿人民币,预计Q4也会保持比较好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