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塞尔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了金融科技和金融服务市场结构的报告。副标题更有洞见,也揭示了作者的立意:《市场发展和潜在金融稳定影响》。
报告的假定非常直观。传统科技巨头进入金融业可能“影响到金融服务的集中度和可竞争度,对金融稳定有利有弊。”
焦点集中在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和蚂蚁金服等公司上,而不是硅谷、以色列或在伦敦老街深巷中的各种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上。各国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开始质疑科技巨头的活动是否完全是良性的,它们的市值现在甚至超过了最大的银行。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可能惊讶于现在才提出问题。“插销门”等字眼进入人们的脑海。在欧洲,二级支付服务指引(PSD2)等监管变革对于开放银行系统至关重要,英国金融行为监督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等监管机构通过运行监管沙盘帮助新进入者梳理结构、符合监管标准,铺平它们的入行之路已有一段时间。聚合器可以向客户呈现对它们的金融状况的综合情况,并提供附加服务。
也许评估开放银行业务的金融稳定风险的时机在于指引被通过之前的咨询期。即使是现在,FSB报告的贡献者名单表明,欧盟委员会以及欧洲和北美的重要监管机构都没有参与其中。
那么,FSB得出了什么结论?
作者们巧妙地在一开始恭维了科技巨头一番。他们正确地指出,“新行动方效率更高,从长期看,这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显然,没有遗留IT系统的成本拖累和冗余网点网络(它们被视为一种公共服务,因此很难进行合理裁减),使得科技巨头能够实现令银行艳羡不已的更廉价的数字交付。
此外,作者们同样公正地指出,金融服务供给竞争加剧能够扩大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刺激创新,降低交易成本,令消费者受益。传统供应商所面临的压力形成了强烈的激励,促使它们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老牌银行不再能够像切换账户行为十分罕见的过去那样坐着不动,和惯性做朋友。但FSB也警告说,交叉补贴(cross-subsidization)可能让科技巨头企业迅速赢得市场份额,挤出现有供应商。因此,“它们的参与从长期看可能不会带来更强的市场竞争。”
决策者应该重视这一警告。但FSB应该主要关注稳定性。在这方面,报告指向了两个方向。一方面,作者们指出,竞争加剧可能产生恢复力更强的金融系统,由范围更加广泛的各种公司管理重要渠道。另一方面,新进入者有能力大幅削弱银行,这使银行“更加容易遭遇亏损。”随之而来的“作为内部资本来源的留存收益”的减少,报告说,“可能给金融业恢复力和风险承担造成影响。”
哪种情景最有可能发生,留个读者决定。但是,尽管报告对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持有鲜明的积极评价,不管它们一直保持独立还是加入已有银行成为补充,但作者们关于科技巨头的结论要微妙得多。此前的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温和或较小,但FSB认为“随着大科技供应商更深层次的参与,这一点可能很快发生改变。”
报告提出了一条可能的金融动荡路径,银行可能不明智地放松贷款标准。我认为这一风险较小。银行在不久的以前就会怎么做,也不急于改正。但对盈利能力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如果采取“亏损领袖”的定价策略的话,而FSB认为这很有可能。他们明确提到了交叉补贴风险。如今,欧洲银行很不受投资者欢迎,在大部分情况下股价比净资产还要低,而支付服务市场份额的大量流失将进一步威胁到它们的自生能力。
毫不奇怪,FSB认为应对之道是银行监督机构要保持“警惕”。(你也许会问,什么时候监督机构被告知现在要睁只眼闭只眼?)但我怀疑问题到底是否在于银行监督机构。如果更多的机关参与这项工作,它们可能会更加贴切地建议行为和竞争监管机关也要保持警惕。用FSB自己的逻辑说,这些机关的负责领域,正是最大的风险最有可能浮现的地方。
(本文作者介绍: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被称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专栏”,作者来自全球顶级经济学者、诺奖得主、政界领袖,主题包括全球政治、经济、科学与文化塑造者的观点,为全球读者提供来自全球最高端的原创文章、最具深度的评论,为解读“变动中的世界”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