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手机 >

技术突破带来生存支点——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导读:

记者:华为是否系统地评估过最近遇到的困难?

任正非:应该说,我们今天可能要碰到的问题,在10

记者:华为是否系统地评估过最近遇到的困难?

任正非:应该说,我们今天可能要碰到的问题,在10多年前就有预计。我们已经准备了十几年,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地应对这个局面。这些困难对我们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记者:华为对这次反全球化浪潮所做的预案是什么?

任正非:外面的变化对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因为我们有信心,我们的产品足够好。

我举一个例子:全世界能做5G的厂家很少,华为做得最好;全世界能做微波的厂家也不多,华为做到最先进。能够把5G基站和最先进的微波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基站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就是华为。将来我们5G基站和微波是融为一体的,基站不需要光纤就可以用微波超宽带回传。有人说,过去这只适用于广大农村,但5G是超宽带,微波也是超宽带,这也适合广大西方国家。因为广大西方国家分散的别墅比较多,有高速的信息消费需求,那就需要买我们的设备。当然,它可以不买,那就要付出非常昂贵的成本来建设另外的网络。

技术上的突破,为我们的市场创造了更多机会,带来更多生存支点。所以,我们没有像外界想象中的那么担忧。

“质疑本身也是前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的副产品”

记者:部分西方国家指责华为盗窃知识产权,您怎么看?

任正非:华为在美国经历了几场大官司,都获得良好的结果。华为现在87805项专利中,有11152项核心专利是在美国授权的。我们已经和很多西方公司达成了专利交叉许可。我们绝对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记者: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对华为网络安全提出指责,这是出于历史的偏见,还是华为确实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任正非:华为30年来为170多个国家、30多亿人提供了网络服务,有良好的安全记录。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进步。

我们现在要重构软件架构体系,朝着“网络架构极简、网络交易模式极简、网络极安全、隐私保护遵从GDPR”这四个目标的要求。我们将在未来5年大量投入研发费用,做全世界最好的网络。

记者:华为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确定为公司的最高纲领,是基于什么原因?

任正非:这是永久的要求。因为我们未来需要支撑云时代。

过去我们是普通的传输和交换时代,病毒很难进入,所以上世纪80年代使用的通信系统没有网络安全问题。未来时代是云时代,到处都是缺口,谁把网络安全做好了,客户就会买谁的产品。

记者:国际上质疑华为的声音好像更多了,如何看待?

任正非:半径越大,问题越多。如果我们缩到小小的一点,外界都看清了,那谁也不会质疑。半径越大,越看不清。未来10—20年的探索我们更加看不清,所以大家的质疑会多一些,但是质疑并不等于有多大问题。

质疑也是有价值的,科学家天生就喜欢怀疑,要不怎么会发现新东西呢?质疑本身也是前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的副产品。

“不进入基础研究,就有可能落后于时代”

记者:华为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了很多心力,为什么?

任正非: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一定会有一场巨大革命,在生产方式上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华为只能大量投入资金往前冲,比如2018年我们利润是90多亿美元,但是科研投入150亿—200亿美元。

我们为什么要走在前面?因为,新技术进入时代的周期变短了,如果我们还是等着产业分工,不进入基础研究,就有可能落后于时代。我们就不能领导或领先于这个时代,那我们最后就可能变成一个代工厂了。

今天大家看到华为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科学家都在华为工作——我们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6万多名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我们以这种组合在前进。

我们为什么能胸有成竹一路领先?因为我们在电子、光子、量子这三者之中,有两者是走在前面的,量子计算则在跟随,在研究别人的量子计算机出来后,我们怎么用。

记者:华为目前的基础研究处于什么样的技术水平?

任正非:总体来说,我们对自己的基础研究评价还不够满意。这30年,我们真正的突破是数学,手机、系统设备是以数学为中心,但是在物理学、化学、神经学、脑学等其他学科上,我们才刚刚起步,还是落后的,而未来的电子科学是需要融合这些科学的。

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都在找路,但如果慢慢找来找去找不到,追兵也很快到了。

我们支持大学教授做基础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就像灯塔一样,既可以照亮我们,也照亮别人。但是我们理解比别人快,所以做出的东西比别人快,仅此而已。我们有在编的1.5万多名科学家和专家做基础研究,把金钱变成知识;还有6万多名应用型人才开发产品,把知识变成金钱。

记者:华为在多个领域已经成为领导者,那么华为在业务上有没有边界,边界在哪里?

任正非:其实我们做的就是“管道”,给信息流提供一种机会。服务器存储就是“管道”中的一个“水池”,终端就像是“水龙头”,所有这些技术都是一脉相通的。为什么华为终端的技术进步那么快?是因为在管道技术上的战略储备很多,我们把它们划给终端,科学家为它们服务,所以相关领域很快就出成果了。对于跨界这个问题,我们是有边界的,那就是以电子流为中心的领域,非这个领域的我们不会做。

记者:华为的消费者业务非常成功,这是怎么做到的?

任正非:我们把做网络的技术能力应用到了手机业务。比如,手机的图像系统很好,就是来自我们网络的图像系统对数学的研究。大家知道,世界会变成一个智能社会,智能社会必须要靠终端来感知,终端的感知要靠传感器、显示器。所以,未来终端的路很宽广,包括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