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昨天(7日),201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热议。
在不少大学教授、中学老师的解读中,这个题目亲切而不失理性——由“音乐”切入,既充满艺术性,也让考生们“有话可说、有言可写”;“音乐”之外又引申到对“音乐的中国味”“认识事物”等层面的思考,则激发了考生的爱国情怀和思辨活力。
由个体经验到深刻思考,考察综合思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看到今年的作文命题,第一反应是“很欣喜”。
“命题理性、大气。”在她看来,题目为考生提供了宽松的写作空间和回溯个体经验的可能性,比如音乐、中国味的音乐、对于世界各地异域经验的把握等,考生可以把自己的学识、见识、知识融合在一起。
同时,她认为这道题目还考察了考生的综合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杨俊蕾解释,题面虽由“音乐”切入,但不单单是考验考生对音乐这个单一门类的有限理解,而是需要他们对既有材料进行逻辑性的加工和递进,比如思考音乐与艺术、中国味的音乐与普遍性的艺术、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联系,进而思索“如何认识事物”,也就是说要从对于道理、事理的把握,引申到更为宽广的真理性的表达。
“总的来说,从形式上来说,这道作文题给学生提供了美文写作的机会;从思想层面上来说,又能让他们思得深、悟得透。”杨俊蕾这样说。
▲辛丰年画像
令人意外的是,昨天还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有网友发现,这一作文题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的父亲辛丰年先生的早年旧作《耐人寻味的中国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严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父亲是一位西方古典音乐的爱好者,但是他在更多了解西方音乐之后,对中国风格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喜爱。这其中蕴含的意思是我们要“跳出来、走出去”,才能对人和事物有新鲜感,以及更全面深切的认识。在他看来,这个道理非常富有展开性,可以延伸到很多领域,特别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比较。当然这也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的储备和发散性的思维能力,因此有一定的难度。
▲春江花月夜
由“音乐”起笔,落于文化语境,唤起文化认同和爱国情怀
由“音乐”切入,是这道作文题的一大特征,这也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有些担心:如果孩子不擅长音乐怎么办?
据华师大一附中语文高级教师管维萍分析,“音乐”对于作文写作来说仅是起笔,考生可以在此处多着笔墨,也可以引申到其他艺术经验的综合表达等,因为个人的经验感受本就多样,因此这是一道颇具开放性的题目。
而且,正是这个充满艺术性的起笔呈现了近年来教育改革中的另一个侧面——不断加强美感教育和学识教育、学业教育相融合的趋势。
在杨俊蕾看来,世界各地的文化可以说是“各美其美”,而中国的文化观念一直信奉“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因此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思考如何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又在全球性视野中展示中国特有的价值话语。
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则表示,考生应该认真倾听“音乐中的中国味”,认识民族文化,同时着眼全球视野,从比较中更清醒地认识和提升自我,在博观和对照中发掘中国文化本身的力量,拥抱多元,建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这道作文题呼唤我们对自己拥有的几千年民族文化,进行深情地回顾、体认、欣赏。”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认为,这道题的大主题是在当前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时代中,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在他看来,音乐如此,其他更是如此,由音乐的中国味到其他事物的中国味,最终这些符号会落回到“文字”的中国味、“语言”的中国味,这才是由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独一无二的“中国味”。他强调,“知道在什么范畴中进行思辨,是这道作文题真正的思辨含量,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物认知过程,而是引导我们在回顾、反思中,达到认识、发现、觉醒自我。”
黄荣华感慨,这么多年来,我们被各种“洋文化”包围,现在是时候停下脚步,回顾那些被我们忽视的“中国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足中华大地,拥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