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建站 > 美文欣赏 >

【走进国博看衡水⑥】 “水”城故事多

导读:


“水”城故事多


“水”城故事多

衡水日报社记者 王平权

 

核心提示

衡水,因水而生,关于“水”,或悲壮、或慨慷、或欢歌,衡水有更多的故事。衡水,因水而美,绿地清水的生态之美,文华荟萃的历史之美,创新发展的时代之美。

衡水,生生不息,美不胜收。

【走进国博看衡水⑥】 “水”城故事多


 

这样说,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家乡叫衡水而虚夸。有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在这里明摆着:水是生命之源,人是逐水而居的,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水多的地方就人多。人多了,故事还能少得了吗?

其实,这点感悟,还是我参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文华衡水”展时得来的。
 

【走进国博看衡水⑥】 “水”城故事多


《南巡碑》拓片
 

生于斯,长于斯。惭愧得很,在衡水生活工作了50多年,或许是熟视无睹,“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自己还不曾静下心来对家乡有过多么专注的思考和探究。比如,“衡水”之名从何而起?“文华衡水”上见到一幅《南巡碑》拓片,记述的是北魏和平2年(461年),文成帝拓跋濬南巡到达信都(今冀州),在“衡水之滨”举行盛大“禊礼”的史实。这是“衡水”二字首次出现的碑文记载。尽管“衡水”之名的历史不算太长,但展品中有许多在衡水境内出土的上古时代的文物,则将衡水的历史上溯到6000年前。介绍中说,衡水先民逐水而居,从新石器时代就拉开了人类生活的序幕,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区域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尚书·禹贡》也有记载:“覃怀底绩,至于衡漳。”
 

【走进国博看衡水⑥】 “水”城故事多

大禹治水图卷

【走进国博看衡水⑥】 “水”城故事多

安济桥
 

再比如,为何有“衡水”之名?在展览中,我还见到了不少有关衡水之“水”的展图:反映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的《大禹治水图卷》、飞架于滏阳河上的《安济桥》、京杭大运河景县段的《华家口夯土险工》,更有如诗如画的衡水湖大美组图……所以我揣度,之所以取“衡水”之名,恐怕是与家乡多水有关吧。但转念又一想:“衡水”的含义远非如此。《老子》讲,“上善若水”,用水来比喻最高境界人的德行,实际上也赞美了水的美好。而且是“衡水”。“水”之有“衡”,更让我们体味到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寓意。

浏览着一件件依稀能听到声音的展陈,我仿佛看到了粼粼碧波的河流湖泊,听到了水润万物的细语柔声,感受到了衡水的源远流长,脑海中演绎出一次关于衡水之“水”的美丽之旅。
 

【走进国博看衡水⑥】 “水”城故事多


滏阳河前进街段
 

广袤无垠、坦荡如砥的衡水大平原,静静流淌着滏阳河、滹沱河、卫运河等9条河流和衡水湖,素有“九河一湖”之称。行走在衡水的河岸湖畔,吟赏“橹声摇曳暄前渡,灯火高低照乱流”的佳句,寻觅魏武水演的遗迹,聆听高亢激昂的运河号子……衡水之“水”所记录下的一个城市的时代印痕历历在目。
 

【走进国博看衡水⑥】 “水”城故事多


滏阳河和平路段
 

衡水历史上多水。翻看衡水的地方志,“漳河横流”“顿成泽国”“水路通达”“遍地行舟”“风水衡存”一类的文字俯拾皆是。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名句的王之涣,在衡水主簿任上,也曾写过一首描述衡水之“水”的《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小溪、大河纵横交错,以至人们出行不坐车、不骑马,而是乘船。彼情彼景,不亚于今天的江南水乡。

水,恩泽了衡水这片热土,也曾给人们带来灾难。对于水,我们的前人有过无尽的收获,也付出过太多的代价。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进入新时代,衡水人对水有了全新的理解、认识和掌握,不再做简单的“防”“抗”,而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匠心独运,妙笔生花,做成了一篇篇“水”的美文华章。
 

【走进国博看衡水⑥】 “水”城故事多


衡水湖

【走进国博看衡水⑥】 “水”城故事多


水鸟歌舞

 

往昔的千顷洼,今日的衡水湖。辽阔的湖面,清澈的湖水滋润着我们的城市;湿地连绵,生态宜居,天然氧吧沁人心脾;百鸟歌舞,万物兴旺,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景如画,鱼肥水美,引来八方游客……“东亚蓝宝石”“京津冀最美湿地”“京南第一湖”,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