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建站 > 美文欣赏 >

一个小店半个世纪的沉浮

导读:

——大队部里的“供”与“销”

□ 李云才

一扇窗,一个门,一世界。<

——大队部里的“供”与“销”

□ 李云才

一扇窗,一个门,一世界。

一个小店折射的历史沉浮也不例外。

大队部、大喇叭,供销合作社小店一直处于椭圆形村庄的中心位置。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供销合作社的小店保障着全村人的生产生活物资供应,也把各家各户需要卖出去的“废品”回收。火柴、针线、辣椒糖、煤油、年货是儿时对供销小店最深的记忆。点煤油灯、烧柴、节庆放鞭炮都要用上火柴,那时也叫“洋火”,二分钱一盒,没人说贵与便宜。针线,我小时候也学,“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裤缝补自然也需要针线,虽系粗糙型缝补,反正自己穿,不计较。红色、尖头、形状似辣椒,被称为“辣椒糖”,在当时可是奢侈品, 大小不一,二分、五分钱一个不等,小时候并不贪吃,虽感觉新鲜,但不追宠,当然若能吃上一个也是一顿“大餐”了。煤油用途可广了,不仅用于晚上家用灯,还要用于晚上干农活。在月色如洗的夜晚,煤油灯往往“万家灯火红,比肩萤火虫”。供销合作社买年货也是凭票供应,记得当年在生产小组会上宣布供销合作社全组供应1斤古巴糖、2斤橘饼……大家报名领票并不积极,是发扬风格?是缺钱?抑或不爱?当时只知道这种现象,谈不上思考,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应该是把它看作了奢侈品。生产中需要的畚箕、扁担、耙头、锄头、犁头等,供销合作社供货充足。在那个年代,没人能离开供销合作社。这些工具历史悠久,其雏形大多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农耕为生,于斯为盛。你爱也罢,不爱也罢,供销合作社就在那里。它的“供”与“销”也往往通过大喇叭发送通知,全大队的人几乎都能听到。对它的关注度赛过今天的“追星”,可谓“两耳闻喇叭,天下大事安”。

供销合作社人气最旺的时候,莫过于在大队部放电影之时。人民公社的放映队定期或不定期在大队部露天放电影,全大队的电影爱好者都会来,自然要逛逛供销合作社,顺便买买东西。女士买发髻,男士买“红桔”牌香烟,每包八分钱——“吞云吐雾有我在,星月作伴电影中”,算是别有一番享受了。看在眼里,似乎无关吸烟有害,也不与之为伍。儿时的我们,也有自己的爱好,就是在供销合作社的药柜上买肉桂吃。它麻麻辣辣,开胃生津,颇有滋味。一点小树皮可多可少,那小巧的绣花秤一称,一二分钱、几分钱多少不限,买肉桂的“碎银子”多是靠卖废品得来的。但就是那点小零钱也舍不得花,要用来做学费。往事虽不堪回首,但整个供销合作社与电影场那幅生动的画卷似乎就在昨天。

“春江水暖鸭先知。”改革的大潮在基层吹得更响。那小小的供销合作社经过了上世纪70年代的盛期,80年代的徘徊期,到了90年代进入挣扎期,没能干过个体户的“小篮提卖”,它厚重的巨轮、沉淀的历史“包袱”无法轻装远行。它关门了,这个小店也被个体户取而代之——魂在,形却不在了。

时间是一把利剑,能刺破苍天的纱笼。近二十年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因老家搞卫生需要一个甩水托把,寻找销售店,周遭村仍只有昔日的供销合作社今日的小卖部在卖,前往一问,没货。于是,直到在几公里以外镇里的“智慧机”上网购了一个。

“小卖部”据说生意冷清,时关时开,更别提昔日的供货与废品回收等功能了。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现代农业、乡村振兴,都需要服务下沉基层。在新时代,如何带领群众“干”?如何带领群众“卖”?如何带领群众“富”?而老百姓盼的,就是政府要干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销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作为一个供销合作社人,更应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随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推进,更好地发挥它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独特优势。时不我待,奋勇攻坚,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