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方如火柴盒的老沃尔沃摆在我们的面前时,让我回忆起了儿时对于汽车的第一印象。
时光回溯到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头10年,海外文化冲击着人们保守的思想。摇滚乐开始流行,人们思想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经典的作品,流传至今。《我爱我家》作为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后来者再也无法超越。《如此包装》等优秀的春晚小品,它的包袱今天绝对无法复制。经典,只能存在于特定的时期。也正如一台老车,因为它的出现,能为用户,或汽车行业带来什么。或因全新技术的应用,或因它物美价廉,成为国民首选,而称之为经典。
Matchbox火柴盒玩具,培养出了90后的这一代车迷。在属于我自己的小汽车王国里,却独爱这一辆方方正正的沃尔沃。那时候,我对这个品牌没有印象,只是觉得它的红色很好看,清晰的线条轮廓,更符合那个时代我对于汽车的审美与认知。毕竟,那个时代的桑塔纳、捷达也长成这样。
30年后,这台产于1988年的沃尔沃740让我回忆起了过去。作为此次巡游活动车龄之最“长者”,风驰电掣之下偶尔冒出的蓝烟,几次小故障也被迅速的解决。能够开着这台31岁的老车完成北京-上海的千里之行,也是车主的一个心愿,只是沃尔沃官方组织的这次活动,给了他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
90年代初的沃尔沃,尾部总会有一个“太古”标识。作为那个时代沃尔沃的代理商,更像今天的平行进口模式。1994年,沃尔沃汽车中国代表处在北京成立;2011年,沃尔沃集团中国区的正式成立,让中国的研发与生产体系,正式纳入了沃尔沃全球的版图。于是,在欧洲与北美买到的S60、S90也可以是Made in China。
人们对于沃尔沃最初的印象一定是“富豪”,算是香港地区的称谓。从240到740,以及后来的940/960,作为旗舰级轿车,豪华程度甚至堪比奔驰S级。虽然,在被福特收购之后,经历了一些波折,在技术与设计上出现了一些断层。然而,全新的SPA与CMA模块化架构,又让沃尔沃在技术层面重新回到了汽车领域的第一梯队。当然,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沃尔沃始终把安全放在造车的第一位。对于一家车企来说,尽管这样造车并不怎么赚钱。
在沃尔沃的故乡瑞典,人们总是会因为热爱一项工作,而奋斗终生。那些行业的杰出者,也并不非要爬上领导岗位,而是更愿意把一项工艺钻研到极致。确实,在我国的这个社会,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工匠精神只存在于口头的宣传。同样,我也并不是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就像收藏一辆老车,当你在路边发现一辆几近报废的“破”车时,联系车主,艰难的保住手续,然后花费更多的时间与金钱,去将它翻新,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精心维护一辆年逾20年的老车,没有工匠的情怀,你也绝对无法做到。这些老车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车友们所付出的心血。正如这次所出现的这台1997款的沃尔沃S90。
老沃尔沃俱乐部成立于2016年10月,由北京发展到全国各地,100多名成员,160台精心保养的老沃尔沃。虽然也有不能上路的P121 AMAZON,而车龄超过30年的240 Estate,成为了可以在路上行驶的最老车型,只是这次的路途遥远,还正赶上它需要等待一个配件,而缺席了这次旅途。
从北京的沃尔沃燕莎品牌体验中心,1400公里的路途前往沃尔沃的上海总部,20余台经典老车,与全新S90、V90、XC60所组成的车队。时空的对话,来验证沃尔沃经久不衰的品质。
对于此次活动,车友们充满了热情。其中,一位来自广州的沃尔沃940车主,用了两天自驾来到北京,跟随着车队的行进,最后从上海返回广州。这一行,便是5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