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8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中大)医学院数年前引入3D骨质检测仪器,以不同角度分析病人骨质密度,让医生做更准确诊断,医学院也正收集更多临床数据,为定立亚洲首个“3D骨质量标准值”数据库做准备。
中大医学院骨质量健康评定中心主任秦岭指,创立香港数据库有助制定骨质及格标准,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并预防骨折。
据报道,香港每年有1.5万宗因骨质疏松而引致骨折的案例,是占病床使用率第4位的高病症,17%的病人因骨折并发症,如:感染、发炎等死亡;常见的脆性骨折部位为手腕、腰椎及髋骨。
中大医学院2015年引入3D骨质检测仪器,希望成立“3D骨质量标准值”数据库,秦岭表示,医学院在2015至2017年间,已收集逾千名健康市民的骨质数据,未来1至2年仍要收集更多数据,才能制定数据库及评定骨质强弱标准。
他续指,成立数据库的目的是建立属于亚洲人的骨质强度标准,能够区分高、中、低,使检查的人士更能熟悉身体状况,让骨质较弱人士及早预防,避免骨折。
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荣休教授郑振耀称,3D骨质检测仪器能解构骨质中的皮质骨及松质骨,能独立分析每个位置的强弱程度,但2D仪器会把不同位置的数据平均化,数字因此拉上补下,模糊病情。
中大副校长张妙清早前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她表示,自己也误以为上年纪后应“少肉多菜”,但这样会欠缺蛋白质影响肌肉生长,她呼吁大众,应均衡饮食、时常运动及晒太阳以吸收维他命D等保持骨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