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珠海市博物馆开幕的纪念容闳诞辰190周年“先行者——容闳生平展”,以四百多张图片和详实的文字资料,首次以年谱的形式,全面真实地再现了容闳与中国近代化进程息息相关的伟大一生。20日,记者采访了此次展览的执行策划徐惠萍女士,她详细解读了容闳生平展中那些珍贵的史料以及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宋爱华
详述文化历史渊源
“中国留学生之父”珠海诞生
容闳从哪里来?为什么珠海南屏出了一个容闳?“早在容闳出生之前的两三百年间,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已经延伸到与容闳家乡南屏一水相隔的澳门,这里成为当时中国连接西方世界的唯一大港,珠海也因缘际会成为华夏大地上最早感受西方文明的近水楼台。”展览的第一部分“南屏少年”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容闳出生年代的时代背景、珠海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观众解答了这个问题。徐惠萍告诉记者:“我们在这一部分查阅了大量史料谋篇布局,就是要告诉观众,那时的珠海已经是中国接触西方文明的桥头堡,容闳的童年正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长大的。一个孩子在一百多年前珠海乡间的田野上大声朗读英语,并为此获得村中长辈的稻谷奖励,这样的画面真的很神奇。”徐惠萍感叹道,“可以说,在这种开放风气的熏陶下,那时一个香山县的草根都比一个清朝的官员更了解外面的世界。”
徐惠萍介绍说,容闳7岁进澳门马礼逊预备学校读书,18岁时已经在澳门马礼逊学校读书多年,在此期间他的中英文水平迅速提高,不仅可以背诵《四书》,还学习了《英国史》、牛顿力学、代数和地理知识。“这些都为容闳逐渐成长为一名胸怀世界的人埋下了伏笔,我们找到了容闳在马礼逊预备学校读书时盲女同学的照片、刊载在《中国丛报》上的容闳作文《意想之纽约游》等珍贵史料,以帮助观众了解这个时期的容闳。”
1847年,19岁的容闳和黄胜(今珠海东岸村人)、黄宽(今珠海东岸村人)随马礼逊学校校长布朗夫妇赴美留学,这三个少年成为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在那个年代要走出国门,到千万里外的异国求学,对于当时的人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容闳是毫不犹豫迈出这一步的人。”徐惠萍说。一个中国孩子在美国如何学习西方文化?在第二部分“留学美国”中,图文资料中有容闳寄宿家庭、考上耶鲁大学、在学校发奋读书成绩优异以及毕业时同学的留言祝福等,无不展示了容闳时刻思考“最有益于中国”的道路以及在大学四年级确立了“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伟大理想。
首次披露珍贵史料
成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第一人
在容闳生平展“上下求索”“幼童留美”“呕心沥血”“参与共和”等部分中,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图片资料都是第一次公开面世,如《容氏谱牒》中有关容闳以及儿子侄子的记载,容闳婚礼上的婚纱是从中国进口的布料、婚礼上既有西餐也有中餐等文字资料的首次翻译,容闳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交往的图片和资料,容闳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以及被慈禧太后通缉悬赏7万美元,留美幼童的全部七次聚会,美国《路易斯时报》对容闳被通缉后回到美国的报道等等。“这个展览经过了一年时间的筹备,主要就是在寻找史料、核对史实以及进行大量的翻译,我们力求精准再现容闳历经16年推动留美幼童计划,到9年后该计划被撤回,容闳再次投身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后所取得的成果。”徐惠萍告诉记者。
1863年,容闳受曾国藩委托,亲赴美国订制了上百种世界一流的新机器,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机器制造厂江南制造总局,开启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1874年,46岁的容闳受李鸿章委托,赴秘鲁秘密调查华工状况,容闳亲自拍摄的24张照片成为华工被虐的有力证据,被誉为中国纪实摄影第一人,使中国与秘鲁的谈判取得了清廷外交史上的第一次胜利;1900年容闳和唐才常、严复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国会,被推选为会长,用英文起草了《中国国会宣言》;1908年,80岁的容闳说服美国军事家荷马·李和美国银行家布思等友人,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共和革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就任总统的孙中山致函邀请84岁的容闳归国辅佐——展览中这些珍贵的历史史料,让人们在“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光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个容闳,那就是在中国整个近代化进程中不遗余力奔走呼号的容闳。
“在容闳带出去的首批120名留美幼童中有24人是珠海幼童,这些幼童后来在政治、教育、外交、经济等方面,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嬗变。珠海在百年前就已领文明风气之先,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再次用容闳的历史伟绩激发属于珠海这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让容闳思想和精神的光芒,继续照耀我们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徐惠萍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