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中国新闻奖颁奖
珠海报业作品荣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据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在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8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新闻战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
11月2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珠海特区报社两件作品获奖,其中《珠江晚报》消息稿件《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荣获消息类一等奖,成为珠海建市至今获得最高荣誉的一篇新闻作品。为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献上了沉甸甸的厚礼。
珠海特区报社的另一篇获奖作品,是旗下新媒体“珠海特报APP”制作的网络游戏《我为港珠澳大桥完成了“深海穿针”》,通过H5网络技术的创新,实现了与广大网民的互动,荣获中国新闻奖融媒互动类三等奖。
广东省新闻奖
珠海报业9件作品获2017年度广东新闻奖,创近年最好成绩
两件作品分别获消息和通讯一等奖
2017年度广东新闻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珠海报业传媒集团有9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2件,新闻好标题奖一件。珠海特区报《一次“多”出来的“深海穿针”》和珠江晚报《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分别荣获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一等奖、消息类一等奖。
近年来,珠海报业传媒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挥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精心策划主题宣传,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新闻产品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新闻佳作不断涌现。
此次获奖的作品涵盖了消息、通讯与深度报道、评论、标题、版面、新媒体等多个类别。其中,珠海特区报《一次“多”出来的“深海穿针”》(作者:廖明山陈新年,编辑:冯磊陈为安)获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一等奖。同时,珠江晚报《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作者:陈新年廖明山,编辑:靳树乾张大勇)获消息类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新闻奖今年首次增设媒体融合奖项,珠海报业传媒集团即崭露头角。珠海特区报新媒体中心历时月余推出的《我为港珠澳大桥完成了“深海穿针”》荣获新媒体创意互动二等奖(主创人员:陈嘉平金阁伍洲)。
此次获奖的另外6件作品分别是:珠江晚报《蓦然回首书店回暖已在灯火阑珊处》(作者:卢展晴宁睿,编辑:蒋蓉宁桂飞)获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二等奖;珠海特区报《文明城市建设要颜值和气质并重》(作者:朱燕,编辑:田建民王木林)获评论类二等奖;珠海特区报2017年5月3日导读版获新闻版面类二等奖(主创人员:冯磊赵耀中王木林);珠海特区报《为机器人和机械手臂装上“眼睛”和“大脑”》获消息类三等奖(作者:廖明山,编辑:朱彤王木林);珠海特区报2017年4月25日05版获新闻版面类三等奖(主创人员:于仁智蔡报文朱万红);珠海特区报《轻轻穿过你的海不惊扰你的岁月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保护中华白海豚的故事》获新闻好标题奖(主创人员:朱万红王木林)。
获奖者说
用心用情用功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新闻采访中心经济新闻部主任廖明山:
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见证并记录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一步步跨越伶仃洋天堑,无疑是幸福的。
港珠澳大桥是座新闻富矿,任何点滴进展、建设故事都是新闻热点。但超级工程建设举世瞩目,国内外媒体云集,堪称激烈的媒体大战。作为地市媒体记者,我们想要在媒体大战中突出重围,其实并不容易。最终,我们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港珠澳大桥的媒体大战中,不断增强“四力”,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我们没有放过大桥建设的点滴细节,一次次走上伶仃洋现场,成为对于大桥报道最为详尽的媒体之一;我们在媒体记者全部撤离后再度重返现场,独家挖掘到“一次‘多’出来的深海穿针”的动人故事;我们不断尝试给传统媒体来点新花样,推出了让人惊艳的八个整版“冲刺伶仃洋”精美长卷;我们不断探索融媒体报道的新玩法,推出了引爆朋友圈的小游戏“我为港珠澳大桥完成了‘深海穿针’”……
如今,港珠澳大桥已正式通车运营,很多大桥建设者,早已经离开珠海,深藏功与名,忙碌在新的建设工程现场。对于媒体记者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幕,珠海奋力推动“二次创业”,我们新闻报道的新征程,又将从港珠澳大桥开启。
新闻采访中心民生新闻部首席记者陈新年:
在媒体工作已20年的我,2015年底接手港珠澳大桥的新闻采访工作。为了获得每一个重要工程节点的最新信息,我总是争取一切条件进入现场采访,被大桥建设者笑称为“大桥工地记者”。
我认为,重大题材的独家新闻,是靠记者用脚去跑出来的;重大题材的好新闻,需要选择独到的报道视角;重大题材的精品新闻,更要用脑去“挖”出时代精神;重大题材的获奖新闻,更离不开报社领导的策划、指导,还有编辑、校对的用心,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
除了广东省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还获得了2017年度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获评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成为《珠江晚报》创刊至今获得最高荣誉的一篇新闻作品。身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见证者、记录者、传播者,面对如此荣誉,除了激动,就是庆幸和感谢。
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切实增强“四力”:强脚力,不仅让采访永远走在路上,而且还要站稳立场;强眼力,不断淬炼观察力、判断力,发现新闻价值;强脑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升新闻的深度和高度;强笔力,勇于表达、善于表达、及时表达,用真情感染人,用活事例说服人,用正能量鼓舞人,让作品有影响力和可读性。
新媒体中心运营专员陈嘉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要求我们基层新媒体工作者更加认真细致挖掘新闻素材的新媒体亮点和兴趣点,通过更多元化的表达手段讲好新闻故事,以更接地气的形式传播新时代好声音。
纸媒编辑中心首席编辑冯磊:
在30年的新闻生涯中,每一次获奖我都很珍惜,同时也很清楚,这份殊荣不完全属于自己,因为每一个获奖作品,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个获奖者身后,都站立着一个默默奉献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