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古人云:“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这句话出自《曾国藩文集》。一般引用名人警句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开场白引出下文内容;二是蕴含着本段,甚至全文中心思想。在这里,目的是作为开场白,引出后面文字。)在这青春洋溢、莺啼燕语的五月,我们在这里举办“传承华夏文明,筑牢精神家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以雅言传承文明,用经典滋润人生,确是乐事一桩(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字非常应景,也就是讲话稿内容紧贴“传承华夏文明,筑牢精神家园”这个主题展开,打破了往常讲话稿正统工整、套话连篇的传统习惯,非常具有诗意、文采,比如“在这青春洋溢、莺啼燕语的五月”,就带有文艺的味道)。在此,我谨代表XXXXX向出席本次大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所有参赛选手致以亲切的问候,向为本次大赛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级各部门、各学校以及各位专家评委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经典不但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更是人类文明宝贵的财富。读千古美文,可以感受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粹;颂经典诗篇,必能感知生命长河的厚重永恒。(这段看似在讲中华文化的厚重与内涵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与意义,以及举办此次活动的必要性。其实,本段主要作用还是一个过度,它既是在回应主题,更是在承前启后,为引出后面观点做铺垫。公文写作时,遇到前后内容衔接太直接太生硬,缺乏连贯性的时候,不妨采取这种写法。)
借此机会,我和大家分享三点感悟。
(1、3个一级标题相互间是一种递进关系。第一个标题关键词是“承袭”,第二个标题是“锻造”,第三个标题是“奠定”,也是公文写作中常用套路“破、立、固”。这类标题优势在于,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形成回路。
2、3个一级标题下所以内容,均引用了大量诗词、警句,全篇讲话稿充满诗情画意,显得文采飞扬。这种行文方式,也是对本次主题的一种回应,也算是应景文章。
3、3段内容引用了大量修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等,让文章整体画面感很强,读起来也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4、3段内容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表现在标题呼喊内容,内容回应标题。比如,第一段标题“与经典相伴,对话先贤,承袭千年文脉书香”与本段未“时时与经典相伴,常常与先贤对话,代代翰墨书香”遥相呼应;第二段标题“与经典相伴,浸润心灵,锻造一生气韵悠扬”与段未“与经典相伴,就是要用经典浸润自己的心灵,锻造出自己气韵悠长的美妙人生”遥相呼应;第三段标题“与经典相伴,传扬文化,奠定万世自信流芳”与段未“我们与经典为伴......增加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遥相呼应。)
一、与经典相伴,对话先贤,承袭千年文脉书香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引用苏轼《三槐堂铭》。后面两段均用诗词开头,这既是全段的中心思想,也是进入正文的引文。这在公文写作中比较常见。)在遍布这个城市大街小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句话。中国是一个诗情的国度,初春的微凉中,我们品味“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模样;夏夜的星光里,我们乐享“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秋日的夕阳下,我们静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恢弘;寒冬的清晨时,我们惊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唐的玄妙(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线索,引证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也是对标题“千年文脉”的回应。“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唐朝李白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朝辛弃疾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朝王勃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朝岑参的诗句。王勃生于公元650年,均早于其他三位诗人,距今已有1300余年。由此可见,本文作者在撰文之时,确实下了不少功夫。)。遂宁是一座诗意的城市。诗客词人蜂起辈出,歌赋散曲光辉灿烂,名篇佳作典籍充盈。一代文宗陈子昂,开盛唐诗风之先河;蜀中诗冠张船山,存青莲少陵之风骨;才冠女班黄安人,胜易安淑真之才思。遂宁人有幸生活在这千年文脉滋养的诗歌沃土上,时时与经典相伴,常常与先贤对话,代代翰墨书香。
二、与经典相伴,浸润心灵,锻造一生气韵悠扬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并不为大部分人所熟知,但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其绝妙地阐述了诗书积淀与个人修养的关系(紧紧围绕标题展开论述,文章始终形散神不散。这一点在新人写作常常被忽略,也是常常被批评“内容不聚焦,内容太散”的根本原因)。腹中有诗书,胸中自然有丘壑。诗书之中,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骄傲,也有“丹青不知老将尽,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淡泊;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豪情;也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刚毅;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潇洒,也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高尚(几个排比+比喻,既有诗意,又有气势,还有喻意)。这些经典,带给人的是浩然的正气,是正直的操守,是宠辱不惊的气度,是不卑不亢的人生。与经典相伴,就是要用经典浸润自己的心灵,锻造出自己气韵悠长的美妙人生。
三、与经典相伴,传扬文化,奠定万世自信流芳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XXX诗词中,最展露自信的一句!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源于文化自信(本段开始升华主题,体现层次与高度)。文化自信,是较之XX自信、XX自信、XX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突出文化自信的核心意义与重要地位)。而让国人自信的文化,首屈一指的便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华夏儿女鲜明的精神烙印,是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基因(顺畅地将活动主题与文化自信衔接起来,并且有理有据)。XXXXXX曾说,“应该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我们与经典为伴,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深入发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将此次活动升华到民族、国家这个层次,更加突出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我们与经典为伴,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从根本上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增加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