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建站 > 美文欣赏 >

重大主题创作更应出经典

导读:

重大主题创作更应出经典

重大主题创作更应出经典

  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脱贫攻坚这一国家战略的目标和意义,了解中国社会各方面在这场战役中的职责和使命,遵循艺术规律,写鲜活的人物形象,写戏剧人物的命运走向及其背后揭示的普遍规律,展示更为深层的人性思考与文化底蕴。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近年来,以扶贫脱贫为主题的舞台艺术创作欣欣向荣,数量与质量呈现向上趋势,在各种展演和评奖活动中取得不俗成绩,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对于重大主题创作颇有启示。

  优质作品大量涌现

  深化“中国故事”的内涵

  舞台艺术丰富的体裁样式和独特的叙事角度,让扶贫脱贫题材作品获得了多重展示,包括戏曲、话剧、舞剧、歌剧、曲艺等门类。其中尤其以地方戏最为集中,占比最高,很多地方剧种都有这一题材的剧作。扶贫脱贫实践赋予独特的叙事角度,不同剧种表现各具特色的地域风情,让相同题材拥有多元的艺术表达。

  表演唱《一条叫做“小康”的鱼》,以苏州评弹为音乐元素,歌词回避通常关于小康社会的直接表述,选取“鱼”为意象,通过“年年庆有余”的中国梦想、“海阔凭鱼跃”的时代风貌,展示了一幅人们对小康社会执著追求、不懈努力、渐成现实的绚烂画卷,以清润的吴侬软语,唱出普通百姓拥抱小康社会的幸福。

  湖南花鼓戏《桃花烟雨》结合剧种特点,将三对寻常情侣编织进戏里,将“扶贫”这一重大时代题旨镶嵌进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中,演绎生活中实实在在、血肉丰满的人和事。一位回报桑梓的贫困村致富带头人、一位披肝沥胆的扶贫队长、一位原本只打自家小算盘却最终支持丈夫回乡创业的妻子,一众力图摆脱贫困的乡亲,借助花鼓戏热烈、张扬、明亮的艺术语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话剧《十八洞》的创作者结合自己在湘西扶贫的真实生活经历,从农民的视角折射脱贫攻坚的时代大进程。该剧描写了十八洞村村民“石头”在追求心爱的姑娘秀莲的过程中,与扶贫工作队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喜剧为底色,展现了生活在基层的村民遇上“精准扶贫”国家大战略之后,个人生活和思想上的转变。

  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讲述了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主动申请到儿时生活过的大槐树村任第一书记,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大家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故事。

  这些作品以对乡村故事的演绎,深化了“中国故事”的内涵,反映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万众一心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呈现了当代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在生活里摸爬滚打

  “瓷娃娃”变成“金娃娃”

  有剧作家开玩笑说,扶贫题材是“瓷娃娃”,不好写。如何使“瓷娃娃”成为真正的“金娃娃”,如何以艺术质量赢得观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精益求精、精心打磨,是创作成功的制胜法宝。

  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投入到脱贫攻坚创作第一线。河北梆子《李保国》的作者孙德民、豫剧《重渡沟》的作者姚金成、花鼓戏《桃花烟雨》的作者曹宪成、上党梆子《沁岭花开》的作者李莉、表演唱《一条叫做“小康”的鱼》的作者刘鹏春等,都是当前知名的剧作家,其中不乏曹禺剧本奖的获得者。这些剧作家深描脱贫道路上的奋斗者群像,注重对人的发现、对人的塑造,展现主人公丰富多层的内心世界,把时代大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变化融为一体,描绘一幅幅当代生活的深情画卷。

  《李保国》的作者孙德民,一直保留在农村的生活基地,40年来,每年都要在那里走一走,住一住。他和那里的农民结下深厚真挚的友谊,在他们身上,孙德民真切感受到农村的变化,了解到他们的渴望、诉求与命运变迁。孙德民说:生活不仅给了我创作的冲动,也给了我一个剧作家的责任和担当,给了我舞台上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讲述宁夏生态移民搬迁过程中移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该剧对地方基层干部的人物塑造真实可信,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和语言特色。其作者就是在第一轮创作不顺利的情况下,来到宁夏西海固地区最穷的叫水村体验生活,与村里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生活了两个多月,熟悉了村里的人和事,与很多村民交上了朋友,才慢慢形成故事大纲,构思完成作品。

  《重渡沟》的导演张平介绍,《重渡沟》剧本修改近30稿,舞台版的呈现修改了6次。演员的声腔艺术和高超的表演艺术高度融合戏剧情境,观众在审美的感动中得到情感共鸣、精神升华。

  重大题材创作成为经典

  更应遵循艺术规律

  主题越是重大,意味着其背后可供挖掘的底蕴越深厚,作品扎根生长的土壤越肥沃。换言之,重大主题创作更应出经典,也更易出经典。但任何创作都有其遵循的艺术规律。

  从这个角度而言,扶贫脱贫题材创作还有提高的空间。一些创作者缺乏对生活最本质的发现和把握,缺乏从实践里来的沉淀与思考,缺乏对素材的提炼、消化和加工,因此创作出来的内容同质化、人物空心化。一些作品缺乏独特性,不论北国边疆还是南方沿海城市,人物形象相似,碰到的问题也一致,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差不多。在某个戏剧活动上,我曾看到四部同样题材、同样内容甚至剧名都几乎一样的作品。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创作者过于急切地强调题材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

  时间是最好的评论者,了不起的作品必须有着跨越时代的生命力,真正的经典建立在它对时代脉搏、时代精神的把握和超越上。而有什么样的剧作家,就有什么样的剧作。脱贫攻坚是剧作者必须面对和攻关的重大题材,剧作家必须强脚力、放眼力、开脑力、强笔力,才能答好这份时代问卷。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脱贫攻坚这一国家战略的目标和意义,了解中国社会各方面在这场战役中的职责和使命,遵循艺术规律,写鲜活的人物形象,写戏剧人物的命运走向及其背后揭示的普遍规律,展示更为深层的人性思考与文化底蕴。

  作为创作者,我们不仅要面对现实,积极完成 “培根铸魂”“画像、立传、明德”的任务,更应该有长远的使命和担当,争取创作出真正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寻求成为经典的可能性。

  扶贫脱贫戏如此,其他现实题材的创作也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