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自然探索 >

中国航运金融:探索中求发展

导读:

  □ 见习记者 廖宇智

  日前,据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消息,上海已先后

  □ 见习记者 廖宇智

  日前,据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消息,上海已先后与伦敦金融城、利物浦市和大伦敦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或友好城市关系,未来将在金融、航运、会展方面实行强强合作,航运金融或助推航运企业实现温和复苏。

  大连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匡海波教授则认为,航运业只有在金融的推动下完成改革,才能真正走向良性循环。

  A

  崛起的航运“资本家”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航运市场需求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行业的深度调整让全球航运市场进入了全新的竞争格局。随着世界航运中心由欧洲向亚洲的转移,我国航运业及航运金融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据美媒报道,在欧洲银行纷纷收缩船舶融资的2017年,虽然像挪威DNB ASA、瑞典的北欧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这样的欧洲银行所持有的船舶资产组合仍在全球位居前列,但中资银行高达200亿美元的船舶融资规模依然引人注目,由此可见中国欲主导航运市场的雄心。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租赁业务的数据,中资银行今年向船舶业的投入同比增幅超过33%。中国三大金融租赁公司——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总计拥有800多艘船只,价值236亿美元。据民生金融租赁高管Jerry Yang称,过去三年,公司的船舶资产增加一倍,至60亿美元,相当于拥有船只300多艘。

  研究公司Marine Money估计,在每年2,000亿美元的船舶融资市场中,有多达四分之一的资金来自中资金融机构。相比之下,一度在航运业举足轻重的欧洲金融机构,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和莱斯银行均已撤出该行业。其他如HSH Nordbank AG、Nord/LB Group等则在寻求剥离部分或全部航运业投资组合。

  “这是船舶融资领域里一场史无前例的转变。”交易经验丰富的纽约航运顾问巴西尔·卡拉察斯回顾说,船舶融资以前以出口信贷和少数西方船主为主,现在则由中资金融机构担纲主力,为新船及二手船提供融资。由此可见,中国租赁公司的市场地位和专业化能力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提升。

  国际知名船东也开始关注中国船舶融资市场并逐步转向中国金融机构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持。同时,欧美等众多专注于船舶融资的传统银行也在积极转变船舶融资模式,加强与中国金融机构的合作。

  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长施索仁称,传统金融机构要么退出,要么大大降低了对航运业的敞口,从欧洲银行获得大量融资已经多多少少有些不可能,正好方便了中资银行等机构的大举入场。

  业内人士预计,今后几年中国将在航运融资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些航运公司可能会搬到亚洲,与中资银行建立业务关系,中国或将凭借雄厚资本主导全球航运市场。

  B

  上海领跑全国航运金融发展

  2018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和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经理宋钰勤共同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金融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建议上海大力发展航运金融。

  他们认为,“航运金融”在为航运业提供巨大融资支持和便利风险管理工具的同时,将大大提升上海金融体系深化的程度,是上海建设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的标志性产业。

  去年发布的2017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2017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的排名中上海已跃至第五,《2017中国航运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国内首个航运互联网产业基地落户陆家嘴,上海似乎已走在国内航运金融业的前列。仅陆家嘴就集聚了航运金融、航运保险和航运经纪等约1200家航运服务企业。“十三五”期间,陆家嘴还将加快推进上海航运金融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附加值航运服务产业。

  据悉,上海航运交易所自2009年推出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起,目前已发布了包括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等13大类指数,覆盖了三大运输市场和船舶买卖市场,在国际国内的航运领域基本形成了“上海”声音,被多家境外证券公司、清算所作为结算依据,目前超过40%的运输合同采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上海,正以其独有的政治经济优势领跑全国航运金融业的发展。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国将以上海为试验田,由点及面波及全国,真正在全球航运金融业占据一席之地。

  “但目前,作为领跑者的上海相比纽约、鹿特丹、旧金山、釜山港等城市,在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衍生品、航运经纪等高端航运服务的发展依然相对滞后,已形成了国际航运服务功能短板。”焦瑾璞和宋钰勤均表示。

  C

  行业急需“补短板”

  航运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风险较高。如果没有本国的金融资本长期稳定的支持,航运公司很难获得长期持续性的发展。

  虽然汉也堡商学院航运商学院院长奥勒提斯·席纳斯分析航运金融现状后也指出,亚洲尤其是中国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发展中潜力巨大,或将成为航运金融潮流的最大引领者。然而目前中国航运金融发展与国际公认的航运金融中心还有很大差距,中国航运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

  航运金融规模小。据统计,全球航运融资市场当中,伦敦作为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其航运融资市场份额占18%,而中国所提供的资金和服务不到5%。仅就海上保险市场方面来说,英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几个国家控制了全球海上保险市场60%的份额,而即便是走在全国航运金融业务前列的上海,其海上保险保费收入也仅占全球的1%。

  航运金融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航运业和金融业作为两大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各项业务都涉及到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对政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境外相比我国航运金融在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竞争力被削弱。

  航运中介机构发展缓慢。船舶融资包括融资租赁具有很高的专业性,涉及船舶检验、船价评估、海事登记、法律、会计、审计等各个环节,但目前中国航运金融业务相关的服务机构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运金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