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2月21日电 题:香港金融业锐意革新 新股融资额重回全球首位
中新社记者 陈逸舟
据香港交易所总裁李小加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2月18日,今年共有209家公司来香港上市,融资总额约2800亿港元,香港市场的新股融资额荣膺全球榜首,其中,新经济公司的新股发行成为主力。
在资本市场上市新股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的背后,是“痛定思痛”的香港金融业锐意革新,力保全球金融中心宝座不失而推出的诸多举措。
多年来,香港的金融体系稳健发展,多次抵御了全球市场的风浪,但也因其遵循既有的发展模式,错过了近年的新经济崛起、金融科技发展等“风口”。而今年监管机构和业界的种种创新举措,令香港金融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其中最大的手笔,就是香港交易所4月推出新的上市制度,接纳同股不同权公司及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
李小加表示,上市新规推出至今,港交所共迎来28家新经济公司,融资额累计约1360亿港元,占2018年募集资金总额的近一半。其中,小米和美团点评这两家新经济巨头共集资超过700亿港元。
“如果没有这700多亿,港交所是不可能拿到(全球)第一位的。”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华南区主管合伙人刘志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达成共识推出上市新规,给企业多了一个上市地点的选择,也给港交所一个更广阔的版图来吸纳不同类型的公司。
在上市新规推出的前后,港交所还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落实了“新三板+H股”两地挂牌机制。在新机制下,于内地新三板上市的公司,可以不需除牌,在港股上市。12月10日,君实生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将于12月25日在港上市,或将成首家“新三板+H”上市公司。
股市新规的推出是香港金融业锐意革新的缩影,而其今年的变革是全方位的。
香港金融管理局陆续落实去年9月提出的“智慧银行新纪元”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发展金融科技,提升用户体验以及促进普惠金融。
金融管理局如期在今年7月公布银行开放应用程式界面(Open API)框架,让消费者可在第三方服务供应商(TSP)查阅银行产品及服务、申请信用卡及旅游保险等产品、查阅及修改账户数据,以至最终可进行付款及转账等交易;又在9月推出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让市民以手机号码、电邮地址或“转数快”识别码进行跨平台支付或转账,支持港元和人民币交易,打通了各自的网上银行及电子钱包的限制。根据金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底,“转数快”共有181万个登记记录,10月的累计交易额约为333亿港元。
另外,备受业界关注的虚拟银行也已经进入下一轮的审视甄选,预计明年首季开始发出虚拟银行牌照。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对记者表示,随着今年金管局的多项新措施落地,香港金融科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些金融科技的措施为业界引入了新的竞争者,以新的商业模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推动传统银行的服务模式转向场景化服务,整体促进了香港的普惠金融。
鄂志寰表示,从这一年整个业界的积极推进中,可以看出香港有提升金融科技的强烈愿望。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香港仍要保持竞争力,提升效率,更好地把握和推动市场的需求,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完)